
出租車司機轉行做一品鮮 不賺錢豈能堅持七年
出租車司機轉行做一品鮮 不賺錢豈能堅持七年
[本刊記者]初 瑋
冬季來臨,面食行業進入銷售旺季。做為行業龍頭,一品鮮更是銷售火爆!
本期組稿時,記者專門電話采訪了一品鮮寧夏銀川靈武店老板楊志軍。原本采訪一品鮮加盟商一般都定在下午2點以后,現在一品鮮進入銷售旺季,所以記者與楊老板約定的采訪時間變成了晚上6點以后。
網上多家比較認準一品鮮 一做就是7年憑的就是這股韌勁
2013年10月12日,晚上6:50,記者撥通了楊志軍的電話,電話中楊志軍告訴記者:“現在進入一品鮮銷售旺季,只能晚上進行采訪,白天開車送貨比較忙,不知道這個采訪需要多長時間啊?” “不會太長時間的,更不會耽誤您休息。”記者接著說:“您原來是做什么的?從什么時候開始做一品鮮的呢?”楊志軍說:“我原來在當地開出租車,那時候也不怎么掙錢勉強糊口,而且還非常累,整天起早貪黑,但是一個人的日子還好過,所以也沒考慮其它的事情。后來成家了,就覺得掙得錢不夠花,肩上的壓力也越來越大。那時候我開出租車已經有八年了,要是突然換行業還有點困難,而且又不會什么手藝,不知道干點什么好。”記者問:“那您為什么會選擇面食行業,又為什么會選擇一品鮮呢?”楊志軍說:“在我們寧夏當地也有不少做面食的,而且當地老百姓也比較愛吃面食,人每天都需要吃飯,做什么生意都有冷淡的時候,但是餐飲這個行業不會冷淡。所以就選擇了面食。當時我和愛人在網上選擇了不少家做面食的生產廠家,經過比較,一品鮮的優勢逐漸凸顯出來。又和公司的工作人員取得了聯系,決定再到公司總部去考察。”
2006年秋,楊志軍乘坐火車來到河南鄭州一品鮮總部,下了火車楊志軍顧不得休息,馬不停蹄地趕到公司。公司的工作人員熱情的接待了他,并且帶著楊志軍參觀了一品鮮總部。在總部,楊志軍親口嘗了一品鮮面食機做的面條,口就把他給吸引住了,口感爽滑、細膩筋道,下鍋久煮不爛、口感可以和手搟面條相媲美。但是楊志軍的疑惑卻涌上心頭,原來一點基礎沒有的他,能學會嗎?使用當地的面粉能做出一品鮮的面條嗎?工作人員好像看出了他的心思,并解釋道:“我們這有專門的老師教學,哪個地方不懂,就反復的教,直到學會為止。而且一品鮮面食機也非常好操作,面條寬、窄、薄、厚均可自行掌握,自動調節,非常方便。”決心已定,楊志軍當即與公司簽下寧夏銀川靈武加盟代理。
一周的時間,楊志軍不僅熟悉了機器的操作流程,而且面、水、鹽的比例在老師的指導下也都調配得當。做出的面條和自己吃到的一品鮮一樣。公司總部承諾:如果回到當地,做不出和一品鮮一模一樣的面條,公司雙倍賠償。帶著機器設備,楊志軍滿懷信心回到寧夏銀川準備開店。
再苦再累也要堅持 日賺800讓他日進斗金
回到銀川楊志軍馬上開始選擇店面,2006年秋,一品鮮銀川武靈店正式開業。但是做好一件事并不是這么簡單,一品鮮剛進入當地,并不被老百姓所接受,功夫沒少搭,但收入卻不理想。楊志軍都想放棄,還是干老本行,開出租車吧!但是轉念一想,人力、物力、財力都投入了這么多,就這么放棄了,豈不是太可惜了。一品鮮做出的面條質量沒得說,店面也沒問題,只是時間短老百姓還不認可。經過和王威總經理溝通,王總建議單一的店面零散銷售量上不去,掙不了大錢,要走出去,主要的還是要與大型超市或居民區菜籃子合作走以批發為主這條路。找到問題所在,楊志軍馬上行動起來。除了起早做面、送貨外,剩下的就是開著車到處談客戶。功夫不負有心人,從初的一袋面、兩袋面……到現在每天都能銷售十七、八袋面,利潤也從當初幾十塊,增漲到現在每天凈收入800元左右。合作的客戶也從以前一家、兩家……變成現在的幾十家,楊志軍說:“凡是嘗過一品鮮的消費者,都成了回頭客。無論多忙,給客戶供貨都要保證質量。現在在當地提起一品鮮沒有不知道的。當初幸虧沒放棄啊!要不然我現在還開出租車呢!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績啊!”
在記者采訪即將結束時,楊志軍對記者說:“我這人不喜歡張揚,本來我不想接受這次采訪的,但是想到一品鮮幫我成功致富,為了回報一品鮮,感謝王總對我的幫助,我才決定把這些事情告訴你。同時也借助本刊向廣大讀者說,一品鮮的確是能幫助創業者致富的好項目,你想想如果要是不賺錢,我能一做就是7年嗎?另外,王總為人也相當好,如果機器設備有更新,他都是時間通知我,我要的貨規定時間郵不到,他都親自查看怎么還不到。俗話說:女怕嫁錯郎,男怕選錯行。選了一品鮮,真是正確的選擇!”(一品鮮寧夏銀川靈武店地址:靈武一校東30米)